7月31日,食品学院举办“新‘食’代”食品科技前沿讲坛第五讲学术报告,会议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。本次讲坛邀请福州大学汪少芸教授作为报告嘉宾。副校长杜明教授出席讲坛活动,食品学院师生共300余人参加活动。讲坛由食品学院院长周大勇教授主持。
汪少芸教授做了题为“生物功能肽的研制及其在肉糜制品中的应用”的学术报告。首先,她介绍了肉糜制品加工及贮存方面的工作,阐述了制约肉糜制品产品品质的关键问题,提出天然、绿色、健康的抗氧化剂、抗菌剂和抗冻剂的开发成为维持食品品质的发展趋势。随后,汪教授重点介绍了调控肉糜制品品质的抗冻肽、抗氧化肽和抗菌肽等三类功能肽的挖掘。最后,她结合团队在肉糜制品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工作,对功能肽在肉糜产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。
图片5.png
汪少芸教授作特邀报告
在互动交流环节,汪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互动,师生们踊跃提问,积极学习。
此次学术报告拓宽了师生在功能肽挖掘与应用方面的学术视野,使与会师生深受启发。讲坛活动通过线上+线下开放式交流平台,拓宽师生学术视野,及时了解科研领域前沿动态,启发、碰撞科研灵感,为促进我校食品科学研究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图片6.png
副校长杜明教授出席讲坛活动
QQ截图20220802194917.jpg
讲坛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
附:特邀报告专家介绍
汪少芸,博士、二级教授、博导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(UW-Madison)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(UC-Davis)博士后,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省A类高层次人才、省高层次创新人才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。兼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、福建省健康工程学会副理事长、福建省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,《Food Sci Human Wellness》、《J Future Food s》、《Hans J Food and Nutrition Sci》、《食品科学》、《食品工业科技》编委,《中外食品技术》首批翻译专家。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,编写著作8部,授权发明专利69件,发表学术论文300篇,其中SCI/EI收录230篇。主持的成果获国际ICOFF学术大会奖、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、全国食品产学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、中国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。获宝钢优秀教师奖、省优秀教师奖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奖、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教学名师奖。受邀担任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/优青项目的评审专家。